對高一新生來講,學習歷史是一個循序漸進、長期積累的過程,決非一時一段的努力所能達到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如何在高一階段就打好學習歷史的基礎為高三做準備?
高中歷史和初中歷史的區(qū)別:
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初中歷史課程主要涵蓋了基本的歷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范圍相對較小,內容相對簡單。而高中歷史課程則涉及更多的細節(jié)和深入的分析,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的歷史知識,內容更加豐富和復雜。
教學方法:初中歷史教學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而高中歷史教學則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思考,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歷史探究和問題解決,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意識和歷史思維。
歷史觀和視角:初中歷史課程相對較為簡單,主要以時間順序為線索,介紹歷史事件和人物。而高中歷史課程則更加注重歷史觀和視角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歷史事件和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
學科交叉:高中歷史課程更加注重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如文學、藝術、政治、經濟等,通過跨學科的學習,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歷史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
考核方式:初中歷史的考核方式相對簡單,主要以記憶和背誦為主。而高中歷史的考核方式則更加注重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察學生的歷史意識和歷史思維,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一歷史學習方法及技巧
首先,了解歷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是非常重要的。歷史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其重點和難點比較集中。例如,對于中國古代史,重點在于掌握各個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難點則在于理解歷史事件的背景和影響。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攻克這些重點和難點。
其次,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歷史學科需要記憶大量的時間和事件,但是單純的死記硬背是不可取的??梢圆捎靡恍┓椒▉韼椭洃?,如制作時間軸、分類歸納、聯想記憶等。同時,也要學會閱讀歷史資料,理解歷史事件的背景和影響,培養(yǎng)自己的歷史意識和思維能力。
第三,多做練習題。歷史學科需要大量的練習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練習題都要做??梢赃x擇一些典型的歷史題目進行練習,例如模擬試卷、歷年高考真題等。通過這些練習,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歷史成績,還可以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的應用。
1、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智者運動,是西方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2、14—16世紀是西方歷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含義是強調并肯定人的價值。
3、15—16世紀是新航路開辟時期。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市場形成雛形。16—17世紀宗教改革.
4、17—18世紀是西方歷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其核心是理性主義。代表人物有法國的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和德國的康德。啟蒙思想是法國大革命的理論基礎。
5、1688年英國的光榮革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1689年英國《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君主立憲制開始確立;1721年,英國內閣制形成,成為典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6、1787年美國憲法規(guī)定了美國的總統(tǒng)共和政體。其憲法體現了三權分立的精神,原則是權力的制約與平衡。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確立了德國的君主立憲政體,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了法國的民主共和政體.
7、1765年珍尼紡紗機的問世,標志英國工業(yè)革命的開始。
8、第一次工業(yè)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第二次工業(yè)革命19世紀70年——19世紀末20世紀初
9、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它是人類歷史第一次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10、1917年2月的俄國的二月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tǒng)治,出現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11、1918—1921年俄國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它在戰(zhàn)爭時代發(fā)揮了重大作用,但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要記住這一政策的主要內容。
12、1921—1927年俄國(蘇聯)實行新經濟政策。把商品、貨品關系引入經濟領域,從而找到了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13、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頒布標志斯大林模式的確立。這一模式在經濟上重要表現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以上就是新鄉(xiāng)勵學個性化培訓學校為您提供高一新生如何掌握歷史學習方法和技巧?的全部內容,更多內容請進入高中輔導欄目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