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過度引導孩子學習編程
一位老師曾遇到過這樣的事:一個二年級男孩的媽媽拿了一本書《父與子的編程之旅——與小卡特一起學Python》。
說孩子有一點編程基礎了,想讓孩子接觸高難點的編程,于是買回了這本書,結果發(fā)現自己不能引導孩子。
在這種情況下,提醒大家,如果父母沒有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或者沒有從事計算機相關工作,只是被市面上宣傳的“機器人編程”、“少兒編程”等概念所吸引,想當然的自己來做孩子的第一任編程啟蒙老師,并非易事。
計算機編程的學習是特別講究知行合一的,雖然書上寫得很清楚,老師也反復說了怎么做,但是當他們自己練習的時候,仍然有很多問題。事實上,專業(yè)的東西給專業(yè)的人來做,是最合理的安排。
過度重視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
以Python安裝為例。通常,書上會介紹多個操作系統(tǒng),比如Windows7、蘋果OS X、Ubuntu等,但是在家庭電腦的實際配置中,Ubuntu基本上是專業(yè)計算機人士才會安裝的,蘋果OS X(用蘋果電腦的人)也比較少,大多數大家還是用Windows,版本也停留在Window 7,甚至XP。
當孩子和家長面對這么多的版本時,他們不知道如何選擇,很難找到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法,所以很容易產生反感的情緒,甚至把不再學習編程。
如果有老師正確的指導和教學,就會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清楚,下載哪個版本并不太難,只要知道查電腦配置的方法就可以了。

電腦配置(包括硬盤大小等)、網絡連接、驅動程序安裝、軟件安裝等是程序員的一些基本計算機知識,相對于一般用電腦辦公的人們來說并不會了解得非常具體詳細,也沒有必要。
我們都不是把所有功能都學會后再去使用電腦的,而這些知識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了解,比在糾結困頓中了解更好,之后的學習也更有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