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考中對考生的形體要求,是有別于舞蹈表演專業(yè)對考生的形體要求。形體課也主要是以健美練習,姿態(tài)練習,協(xié)調練習為主要手段,來改變體形的原始狀態(tài),提高人體運動系統(tǒng)的靈活性,控制力和表現(xiàn)力。
中國代表性舞蹈
1、蒙族:首先是通過肢體訓練達到肢體的解放,其二是把握民族氣質;其三是在把握氣質的前提下恰到好處的處理動作節(jié)奏。 在蒙古舞蹈的風格中,體現(xiàn)在動態(tài)上的最鮮明、最有表現(xiàn)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蒙族舞中有柔肩、聳肩、彈肩、甩肩、抖肩六種“肩功”。
2、藏舞:跳藏族舞蹈首先要先掌握基本動律 屈伸和顫 還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體態(tài)。要注意的是身體的前傾幅度要再大些 顫的再松弛些 以及送胯幅度要大。
3、東北秧歌:(1)壓腳跟:不同腳位的壓腳跟。(2)雙膝屈伸:不同特點的雙膝活動。(3)上身動律:東北秧歌的身體韻律主要是上下,前后動律和八字圓動律 以基本動律為據。常用道具有手絹、扇子、花棍和提花燈等。
4、傣族舞:手位,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側。旁一位手:雙手手腕蛇回來,手要有點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彎曲,在大腿一側。后一位手:雙手放在臀部后面,稍微分開,手不能離身體太遠,手要有點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彎曲,側一位手:雙手放在身體的一側,和一位手差不多。正面起伏練習,旁邊起伏練習,腳步的正步起伏,當身體下沉的時候要有個抬腿,勾回來的時候膝蓋不能像前頂,要垂直向前踢腿,而且是勾腳,向后踢腿的時候上身有點左右起伏,不能直直起伏,當起左腿的時候,出右垮,起右腿的時候出左垮。最重要的是要有三道灣。
外國代表性舞種
1、愛爾蘭踢踏舞:在跳愛爾蘭踢踏舞時,是沒有上半身動作的,雙手自然下垂,貼與髖部,下半身雙腳總是保持交叉的姿勢(45度),腳步在交叉變換時一定要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在變化,主要發(fā)生點在前腳掌和后腳掌,聲音一定干脆,利落,給人一種很放松,輕快的感覺。
2、西班牙斗牛舞:在表演形式上是模仿斗牛士動作的一種舞蹈,原地踏步時,保持斗牛的基本姿態(tài)站立,前腳掌著地,后腳掌抬起,注意盆骨向前推送,收腹,含胸,沉肩;踱步要踩在強音的節(jié)奏上,以及手部動作的技巧。
3、巴西桑巴舞:桑巴不是一個上升和下降的舞蹈,不可以有過多的上下彈動,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桑巴走步要產生不斷的移動,讓主力推動腳,產生支撐點前移,從而使腳向前移動重心;切記桑巴的重拍在一般在2,4,6,8雙數(shù)上,每到重拍的節(jié)奏上,要利用身體的扭動讓動作停住,達到重拍效果;在前移的時候主力腳要產生轉動,讓出去的時候扭轉開并且讓胯打開,使得下一個動作可以更好的打開。
不會跳舞的同學可以選擇簡單的舞姿組合
舞姿組合1:單手手位訓練
(一)單山膀:
準備:小八字準備,雙手背手。以右手為例,從身體右側起手至三點與肩平行位置,重拍時山膀亮相。
訓練步驟:
① 先練習右手山膀位置。
② 切換左手練習。
③ 加上亮相與節(jié)奏,左右手練習。
④ 先做一個八拍亮相,再做四拍亮相。
動作要求:
1在做手位時注意上身體態(tài)保持。
2胳膊肘應向上架起,手臂不能向后背,蘭花手型手指尖沖正前掌根向外推。
舞姿組合2:按掌
準備:小八字準備,雙手背手。以右手為例,從身體右側起手到胃前兩拳距離蘭花手型壓住,重拍時按掌亮相。
訓練步驟:
① 先練習右手按掌位置。
② 切換左手練習。
③ 加上亮相與節(jié)奏,左右手練習。
④ 先做一個八拍亮相,再做四拍亮相。
動作要求:
1在做手位時注意上身體態(tài)保持。
2單按掌于胃前兩拳的距離,胳膊肘應向上架起,蘭花手型壓住。
以上就是杭州天下藝考培訓學校為您提供表演形體考試中可以表演舞蹈推薦的全部內容,更多內容請進入學習資料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