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肌訓練是功能恢復訓練,是語言訓練中的基礎發(fā)音訓練階段,它要和其它語言訓練方案配套使用,不能代替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訓練。
傳統(tǒng)治療側重于聽覺和視覺,而口腔肌肉治療則增加觸覺刺激,這是一種多感官刺激的訓練方法。對于有口腔運動和姿勢障礙的人來說,通過訓練觸覺本體感覺技能,口腔肌肉訓練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運動和感覺障礙的人可以從觸覺和本體感覺訓練中受益,因為言語是一種觸覺本體感覺活動??谇患∪庥柧氂糜诖龠M對清晰的口腔和牙齒的感知、方向感(分離、分割、運動方向)、穩(wěn)定性、肌肉記憶等,所有這些都是清晰語音的必要因素。
小孩口肌訓練方法有哪些
一、舌部訓練
很多說話晚的孩子舌頭會短,或有些孩子舌系帶短,但只要能伸過下嘴唇基本不影響說話,也就是說,本質問題還是要加強引導和訓練,那么,平時就要多給孩子進行舌部訓練,增強舌頭的
靈活性。
先做舌外伸訓練,再做內縮訓練。也可用壓舌板,紗布對舌部按摩。
以下方法,首先家長先示范,讓孩子進行模仿,當孩子不配合時,可用棒棒糖、冰淇淋、或把孩子喜歡吃的食物,抹在孩子嘴邊,誘導孩子伸出舌頭運動,如果家長擔心糖果對孩子牙齒不好,也可用海苔,因其較輕、易粘在孩子嘴邊,引導孩子伸出舌頭。
1、引導舌頭盡量外伸,上下左右擺動
2、練習卷舌,或把舌頭伸出外面再往上翹
3、舌頭向左右嘴角移動,用舌尖舐上下唇,舌頭在口內抵兩頰內側
4、舌頭在牙齒外側轉動,做清潔牙齒狀,舌頭卷起頂住在口腔上額來回反復
5、做馬蹄聲,發(fā):d、d、d、音
二、唇部訓練
讓孩子雙唇緊閉夾住吸管、壓舌板等物品,盡可能保持較長時間,或用力往外拉,來增加嘴唇收縮力。雙唇盡量向前噘起,然后再拉向兩側做呲牙狀,即:噘起嘴唇發(fā):“u”音,拉開嘴唇,說“i”音,不停交換說 咿-唔 -咿-唔,增加唇運動的靈活性。兩頰內縮,噘嘴發(fā)聲,上下唇內縮后用力發(fā)“吧”音。吸半吸管的水,以舌、唇抵住使水不下掉。中型紐扣,穿線,置牙齒與嘴唇間,用力往外拉。
三、下頜訓練
下頜運動在構音過程中非常重要,必須進行下頜關節(jié)上抬、下拉的運動訓練,出現(xiàn)這個問題,很多時候,就是孩子在喂養(yǎng)的過程中,食物過于精細,咬合能力得不到鍛煉,口部肌肉無力,平時在飲食上加以調整,增加孩子咀嚼的能力和食物,如:吃牛肉干、排骨等,通過食物自然引導孩子的口部運動,,從而促進下頜逐漸過渡到主動運動。
1.盡量把嘴張大,然后再合上,緩慢重復3-5 次,休息后加快速度,
2.張大嘴后,嘴唇前撅,然后再縮回去,反復3-5 次
3.如孩子不配合,可用手幫助下拉上抬,
四、吹笛子進階式練習
此練習方法需用14種笛子進行練習,每一種笛子需要孩子能快速連續(xù)吹響25次為合格,除了下顎、腹肌、唇、舌頭可以用力,其他部位不能用力。吹笛子進階式練習可改善兒童發(fā)聲狀態(tài),減少流口水、合唇、圓唇等現(xiàn)象,還可增加說話清晰度等。
以上就是佛山康語兒童語言康復中心為您提供小孩有效的口肌訓練方法介紹的全部內容,更多內容請進入學習方法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