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很多家長讓孩子天天悶在家里,而家長卻捧著手機愛搭不理嗎?還是摁著孩子每天學習,讓假期變得了無生趣?
01 我是小記者
換個角度幫孩子梳理故事!
適合人群:8歲以上,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孩子(2~4人)
玩法:讀完一個故事后,父母和孩子可以通過石頭剪刀布的方式,決定出誰來扮演記者,誰來扮演故事主角。故事主角要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記者就要代表XXTV來采訪啦。
如果孩子是記者,就要想出5個和故事主角相關的問題來提問;如果父母是記者,正好將故事中的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作為采訪問題來問孩子,幫助孩子梳理故事情節(jié)。這樣一來一去地問答,故事就以另外一種形式,過了個遍!
比如,讀了《典范英語》(4b-L12)Drawing Adventure后,父母扮成Chip,孩子來采訪:
Mr Chip, where were you during the adventure?
How did you get saved?
Why did you say sorry to Wilma after the adventure?
是不是非常有趣?
02 兩句真話一句假話
模仿句子造句,so easy!
適合人群:6歲以上,有一定英文基礎的孩子(2人以上)
玩法:這個小游戲簡單又好玩,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句子遷移能力和口語。參與游戲的一個人說三句話,其中兩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其他人猜猜哪一句是假的。比如今天學了"I see"這個句子,可以約定用這個句型來玩游戲:I see an apple in a bowl. I see a television on the wall. I see Dad drinking coke. 如果家里沒有可樂,即使爸爸正在喝東西,最后一句話也肯定是假的!
03 角色扮演/親自實踐
各個年齡段孩子都喜歡的游戲!
適合人群:3歲以上(2人以上)
玩法:一個大人可能不喜歡但是孩子愛得發(fā)瘋的游戲!學完一個故事后,大人孩子一起動手做一些簡易道具,然后認領角色進行扮演,將故事還原出來;或者,按照故事里的操作步驟,進行實際操作。比如,學《典范英語》(1a-L6)The Pancake時,不妨親自下廚烹制pancake;學《典范英語》(1a-L25)Hide and Seek時,不妨跟孩子在家里玩一下這個捉迷藏游戲;高年級的孩子還可以來一把反串。這樣在玩樂中,孩子對故事內(nèi)容就理解得更準確更深刻了。
04 朋友圈編輯
看起來簡單,實際大有學問!
適合人群:7歲以上(2人)
玩法:讀完故事后,請孩子任選一個故事角色,為其編輯一條符合情節(jié)和人物身份設定的朋友圈,并設想可能有誰點贊有誰回復,會回復什么內(nèi)容,還可以鼓勵孩子配上自己繪制的圖片。通過朋友圈和回復,人物關系、故事情節(jié)就立體地呈現(xiàn)出來了。
05 猜猜是哪個故事
增進故事理解,孩子還不排斥!
適合人群:6歲以上(2人以上)
玩法:可以一個星期玩一次,讓孩子在近兩周里學過的較熟悉的故事中,挑一個出來,然后大致講述一下故事情節(jié),或描述一個片段、一個場景,父母通過孩子給出的線索來猜測是哪個故事,也可以互相給對方放音頻,猜是哪個故事的。剛開始,父母可以假裝猜不出來,讓孩子多“透露”一點,逐漸加深孩子對故事的理解!
06 故事卡片
在編故事中放飛想象力!
適合人群:6歲以上,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孩子和父母(2人以上)
玩法:跟孩子一起抽取出故事的關鍵細節(jié)做成卡片,如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和一些重點線索,然后將卡片順序打亂,隨機抽取6張,根據(jù)記憶中的故事順序排列,以“Once upon a time...”(很久以前)開頭,一大一小進行故事接龍。講著講著,故事就會越來越離奇,越來越豐富……
07 尋寶游戲
比電子游戲更受孩子喜愛!
適合人群:5歲以上(2~4人)
玩法: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繪制一張藏寶圖,孩子根據(jù)藏寶圖尋找線索,每找到一個線索后又會獲得新的線索,最終獲得寶藏。這個也可以設置成闖關游戲,每過一個關卡都要回答一個問題或做一個任務。比如,可以根據(jù)《典范英語》(4b-L11)Dad’s Run的故事內(nèi)容設置一串闖關問題,甚至還可以搭配科學、數(shù)學問題,比如家里一共有幾把椅子?狗在夏天是怎么散熱的?孩子每答對一個問題,就給出下一關的提示,直到最后找到寶藏!
以上就是昆明i2艾途兒童成長中心為您提供適合孩子學英語的小游戲有哪些?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內(nèi)容請進入少兒英語欄目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