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溝通方式包括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多數(shù)情況下語言溝通是主要的溝通方式,但是語氣、表情和手勢也常常會起到補充、強調(diào)的作用,并進面對溝通效果產(chǎn)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在養(yǎng)老護理工作中,護理員首先要把接受照料服務的老年人作為獨立的個體看待,尊重老年人的同時也要努力讓老年人了解護理員的工作性質(zhì)和目標,建立起雙向、對等的溝通關系,以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首先,護理員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生活狀態(tài),甚至適當了解老人的生活經(jīng)歷,這樣有助于找到雙方共同的話題,及時發(fā)現(xiàn)老年人狀況的變化并采取應對措施。
其次,護理員要多和老年人打招呼、問候,護理操作過程中也要多詢問、安慰,讓老年人感到被關心,護理員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一些雙方互相感謝的機會提升老年人的價值感。再次,護理員要有耐心,適當放慢語速確保老年人能聽清和理解自己的意思,注意傾聽老年人的表達,即使有時候老年人語速較慢或重復陳述某件事也不要有不耐煩的表現(xiàn)。最后,要用適合老年人的講話方式進行溝通,語氣要鄭重、尊敬,不要隨便夸獎,尤其是不能用夸孩子的語氣,如“乖點" “真聽話”等。
養(yǎng)老護理員在進行各種護理操作的過程中,與老年人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如評估老年人、解釋操作或評價護理效果等。各項操作的每一個步驟均要有明確的溝通指導性用語。良好的溝通會大大改善服務效果,增加老年人的滿意度。操作過程中的溝通一般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要求操作前溝通,先向老年人作自我介紹,評估其生理、心理情況是否可以接受該項操作、介紹操作目的、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
第二,護理操作過程中的溝通,要邊溝通邊操作,指導護理對象配合。對于可能引起不適的操作,可視情況運用鼓勵性語言或安慰性語言幫助其增強信心:操作失誤時要用真誠的語言道歉。
第三,操作結束后要評估操作效果,告知注意事項并向老人的配合表示感謝。
以上就是成都中醫(yī)大針推院產(chǎn)康培訓中心為您提供養(yǎng)老護理師該怎么和老年人友好溝通?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內(nèi)容請進入護理欄目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