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寶寶在家里如何進行感統(tǒng)訓練?寶寶們存在著共性,但更多的是個性。有些寶寶出生后就一直比較乖巧安靜,而有些寶寶出生后就比普通寶寶顯得不安寧、過分哭鬧、叫喊、易被激惱、難管教,難培養(yǎng)睡眠習慣、睡眠不安、活動過多、無法靜坐、愛發(fā)脾氣、情緒不穩(wěn)定,缺乏自控力、破壞性強、不愛惜東西、易沖動有攻擊行為。
這些多動的寶寶目前認為是由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腦發(fā)育異常、神經遞質、家庭心理社會因素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改善多動寶寶的癥狀,我們可以采取家庭教育、生活調節(jié)、相關感統(tǒng)訓練等措施.
下面是幾個家庭中可以實施的感統(tǒng)訓練:
01
上樓梯
適宜:1-2歲寶寶
訓練目標:訓練平衡能力、協(xié)調能力及獨立行走能力。
玩法:寶寶能踏出右腳上一級樓梯,然后左腳踏在同一梯級。長大點可讓其獨自上下樓梯。
02
坐大籠球
適宜:2-3歲寶寶
訓練目標:提高身體協(xié)調能力、增強重力控制感、刺激前庭機能。
玩法:協(xié)助寶寶坐在大籠球上,鼓勵寶寶用臀部肌肉力量做上下躍動,一開始扶著孩子,當孩子掌握技巧后,家長可以放手。
03
走直線
適宜:1.5-3歲寶寶
訓練目標:訓練孩子的前庭平衡能力。
玩法:把寶寶放在客廳一個固定的位置,媽媽坐在寶寶對面并拍手,讓寶寶朝媽媽方向直線走去。
04
隨意的肢體動作
適宜:3-4歲寶寶
訓練目標:提高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
玩法:讓寶寶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動作,如跳舞、練功夫等,一開始選擇簡單一點的動作,逐漸過渡到較為復雜的動作,如彈跳、跳躍等動作。
05
走獨木橋
適宜:4-5歲寶寶
訓練目標: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
玩法:訓練寶寶在高10cm、寬20cm、長50cm的平衡木上行走。如果家中沒有平衡木,也可以在高30cm的木板上練習行走。
06
乒乓球干擾訓練
適宜:3-6歲寶寶
訓練目標:培養(yǎng)寶寶抗干擾能力
玩法:讓寶寶拿著乒乓球拍,在球拍上放乒乓球,盡量保持乒乓球在球拍上的平衡,在這過程中家長可增加干擾,與孩子形成對抗,如碰觸寶寶身體、不斷和寶寶說話、打開電視增加噪音等。
07
袋鼠跳
適宜:5-6歲寶寶
訓練目標:強化前庭刺激,提高身體協(xié)調能力
玩法:寶寶站在袋中,雙手提起袋子,雙腳同時向前跳。一開始可以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離,熟練后不再進行指導,要求一次性跳0.5-1米的距離。
感覺統(tǒng)合失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消失,需要給予必要的矯正。感統(tǒng)失調通俗的說法是:兒童大腦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很輕的障礙,藥理是無效的必須通過合理的訓練才能糾正。
有的家長認為只有感覺統(tǒng)合失調的孩子才會有必要進行感統(tǒng)訓練,其實不然。據大量科學調查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統(tǒng)失調,只是表現(xiàn)程度不同而已。對于感統(tǒng)失調的孩子,12歲以前通過專業(yè)訓練將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將很難改變,成為孩子一生的遺憾。經過訓練的孩子身體平衡和協(xié)調能力、注意力、情緒、自控能力、學習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飲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滿意的提高和改善。
以上就是成都金色雨林少兒學習能力訓練中心為您提供多動寶寶在家里如何進行感統(tǒng)訓練的全部內容,更多內容請進入感統(tǒng)訓練欄目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