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把孩子送進國際課程學校的第一個學期,心里是不是多少還有些不踏實的地方。國際課程是個黑箱,很多東西讓你看不明白。這樣一來,許多原本并不值得擔心的東西,也不由讓人擔心起來。那么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國際學校?有什么方法呢?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親子交流順暢,讓孩子把他學過的東西教給你聽。
能把學過的東西教給別人,這是理解深度的體現。如果孩子愿意接受這個挑戰(zhàn),那么在與你的一問一答之間,他學到的東西也會更加鞏固。當然這對你的要求也不低,要是總是提一些門外漢級別的問題的話,此類親子對話估計就持續(xù)不下去了。
第二,用辯證精神和孩子討論生活中的任何問題。
因為critical thinking是IB訓練學生的基本素質,是跨學科的。當然,要避免一個誤區(qū),那就是認為什么東西都值得討論,什么觀點都是不完整的,完全不分青紅皂白的去質疑。
這個誤區(qū)我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那里有觀察到過,在與家長的交流中偶爾也有感受過。如何把握質疑的分寸,是有建設性的餐桌對話的關鍵。另外,既然是理性的討論,就難免出現家長的觀點有錯誤或偏差的情況,這個時候就不能太愛面子啦。
第三,和孩子一起進行英文的語言準備。
當一個家庭決定將孩子轉學到國際學校,一定要盡力做好英語學習的籌備。畢竟從一個非英語為母語的環(huán)境轉到一所英語教學為主的國際學校,是需要時間適應的。我們學校是IB國際文憑認證體系的學校,家長在入學前多了解教學宗旨和理念以及師資架構,也會加快孩子的適應速度。
對于首次進入國際學校的孩子,過渡期的心理建設無比重要。這個過程任何階段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鼓勵陪伴,幫助孩子盡可能把壓力宣泄出來,家長的信任和激勵是對孩子最高的肯定。
第四,注意孩子的心理波動,不要給孩子設立過多目標
對于首次進入國際學校學習的孩子們,家長應注意孩子的心理波動,以鼓勵為主,不要過多的給孩子設立目標和要求,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可以和孩子多討論一些對于學校感興趣的方面,令孩子期待入學后的生活。讓孩子明白學校集體生活與家里的差異性,讓孩子懂得遵守服從學校和老師的指示,尊重老師和同學。
第五,不要讓孩子產生進入*的驕傲感覺和攀比心理。
讓孩子提前了解國際教育的特點,比如輕松的課堂氣氛、老師與學生之間平等的態(tài)度、學校學習過程中自由的發(fā)散性思維模式,尊重學生的各種合理的觀點和想法等。不要讓孩子覺得國際學校的學習是很輕松容易的,只是學習方式和考核制度的不同。
第六,讓孩子知道他需要在日后學習中會擁有更多主動性。
第一次進入國際學校的孩子需要明白國際學校的教學方式和內容與傳統學校是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會擁有更多主動性,而老師只是起到指導作用,他們需要適應、接受這種變化。作為國際學校的中國學生,提升英語能力也是孩子在入學前需要做好的準備之一,因為英語不再僅僅是一門課程,而是在數學、科學等方面都會涉及到的工具型的應用語言。
此外,家長還應該了解,孩子們對于更換一個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與大人的關注點是有不同的。作為家長,對教育方面的考慮更多是關于對于孩子未來人生的規(guī)劃,而孩子們則更關注社交、規(guī)則紀律、周圍環(huán)境等方面。家長需要實時對孩子的情況進行了解,以確認孩子是否適合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
以上就是太倉市華頓外國語學校為您提供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國際學校?有什么方法?的全部內容,更多內容請進入咨詢問答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