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語言訓練過程中,由于年齡的不同,其訓練的重點亦有所不同。
1歲以內的小兒,主要進行進食訓練及呼吸功能訓練。要進行與其年齡相應的語言訓練,探討通過怎樣的刺激和游戲促進其語言理解能力的發(fā)育。
1歲的小兒,重癥者要制定語言訓練計劃,根據其語言發(fā)育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語言開發(fā)計劃,重點是促進其語言的表達,促進其說話的能力,使其形成肯定(yes)和否定(no)的概念等。
2~3歲的小兒,重點是發(fā)聲-構音訓練及說話的訓練,導入聲音語言以外的記號(如文字等)體系。在這一時期,還要判定是否有失語型的語言障礙,并進行相應的處理。
4~6歲是語言發(fā)育的充實期,因而要強化上述的訓練治療。
7~10歲仍然需要繼續(xù)進行語言訓練。對于入學讀書者,要與學校教師協作,對小兒進行語言開發(fā)并要定期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 授課對象:自閉癥譜系、發(fā)育遲緩等存在口肌及構音發(fā)展障礙,需要進行干預訓練的2-6周歲兒童
★ 課程模式:一對一
★ 科學原理:言語聽覺科學、口部運動治療學
★ 課程內容:
①下頜、唇、舌口部運動功能訓練
②氣息訓練
③20組音系開發(fā)
★ 課程效果:
①提高兒童口部運動功能,使兒童口腔肌能正?;?/span>
②掌握20組音系發(fā)音
③促進表達能力
★ 課程教具:國際引進全新器材、康語自主研發(fā)口腔按摩器材
一、循序漸進地教導
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所以家長或老師要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并按照發(fā)展階段來教導孩子。同時,也要根據孩子現有的溝通能力而調節(jié)自己所運用的語言,避免用命令式或指導式的話語來強迫子表達過于復雜的意思,或是要求孩子過度模仿大人說話。
二、情景的學習與類化
家長或老師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活動,來讓自閉癥兒童理解周圍的事物。比如,家長與孩子搭乘交通工具時,可以實地讓孩子學習交通工具的名稱;或是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中,引導孩子運用已學會的詞語或句子,以增強他們運用口語的靈活性。
三、語言刺激與回應
家長或老師應經?;貞蚤]癥兒童所有的表達行為,無論是面部表情、身體動作、聲音或口語。大人在回應時,除了能給予孩子適量的語言刺激外,也能給孩子修補句式不完整的句子或延展語句,讓孩子有更多機會聆聽說話和接收正確的語言輸入。
康語是國內專業(yè)解決兒童言語社交障礙的機構,主要為2-7周歲言語社交障礙的兒童及其家庭提供言語干預、社交干預等服務。 目前,康語的機構數量已有80家,覆蓋全國40個城市,總干預面積超42000平方米,擁有康復師超3004人,日干預兒童數超4960人??嫡Z累計服務家庭數量超72000戶,有統計的康復入園(校)兒童數已逾8292人。 康語堅信,每個孩子都如同一只夜鶯,終會發(fā)出嘹亮動人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