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心理疏導對于考生來說非常重要,好的心態(tài)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考生必須調整好高考前的心理狀態(tài),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考心理疏導方法,供考生參考。
1、科學安排學習時間
研究表明,學生在一天或一周內的不同時間里的學習效率和疲勞情況是有差異的。如上午的二、三節(jié)課為效率最高時期,而第四節(jié)課為疲勞顯著時期;一周中的周二、三、四為最佳學習日,周一和周五、周六為思想容易渙散、情緒波動的時期。
因此,我們要注意各科學習時間的排列和搭配,做到文理相同、抽象性為主的學科和形象性為主的學科交替、腦力活動與體力活動交替、內容多的與內容少的學科交替,使神經活動得到調節(jié),減輕大腦的疲勞程度。
2、音樂療法
音樂療法是心理療法中的一種,它能夠通過心理作用影響人們的情緒與行為,從而達到促進健康和消除疲勞的目的。
當我們在學習的間隙或學習之后,可以通過聽音樂來達到消除疲勞的目的。但是,所聽的音樂必須是"純粹音樂",也就是沒有歌詞的優(yōu)雅的音樂。如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海頓的組曲《水上音樂》等。音樂中如有文字的話,文字信息將進入大腦,結果會導致大腦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3、關于“超常發(fā)揮”
有的考生,總是希望自己能夠“超常發(fā)揮”,考出比平時好得多的成績,這樣的期望,基本是會落空的。你想平時不會做的題目,考試的時候突然會做了,這就是所謂的“超常發(fā)揮”。這怎么可能呢?所以,考試一般不會有奇跡出現(xiàn),如果有奇跡出現(xiàn)的話,往往不是“成績出奇的好”,而是成績"奇跡般地差",連平時的成績都沒能考出來。
建議考生∶在內心設立一個合情合理的考試成績目標,即“常態(tài)發(fā)揮”!只要能把自己平時的成績發(fā)揮出來,就已經是很好的結果啦。
4、考試前,需要用多大“心勁兒”
大腦是肉長的,就像是我們腿部的肌肉,跑百米的時候,剛開始發(fā)力,速度提高;當速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即使我們內心還想更快一些,可是,總感覺腿發(fā)飄,沒有力氣了;這時,如果想著更加使勁,就會咔嚓一下,肌肉拉傷,速度突然慢下來了,跑不動了。
考試前,要學會科學用腦,不可過為。這就像是跑步,如果意志努力,成績上升,皆大歡喜。但是,如果進一步努力,成績平平而沒有上升,就意味著已經進入了平臺期,成本效益比正在下降;如果更加努力,成績沒有上升,反而下降,這就意味著你“用力過頭”了,這會造成大腦的過度消耗,甚至是損傷,就像是“肌肉拉傷”,從而影響考試成績的發(fā)揮。
5、適當?shù)倪\動
適當?shù)倪\動有助于調節(jié)考生的緊張情緒,當考生感到焦慮,而又得不到緩解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shù)淖鲆恍┹^為溫和的運動,比如說有氧運動,慢跑、瑜伽、橢圓機等。運動可以使大腦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是使人感到快樂的物質。同時要注意,運動的時候不要選擇激烈性運動,如果運動不當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引起受傷或肌肉拉傷。也不要過量,以免造成身體上的疲勞。
6、給予自己強大的心理暗示
尤其是準備特別充分的時候一定要不斷的給予自我鼓勵,認準已經做好了足夠、充分的準備工作就一定會有很好的成績,而且天道酬勤,最根本的不是考試結果,而是學習的過程以及在過程中積累的人生經驗。
以上就是成都卓元高考復讀學校為您提供高三學生調節(jié)高考心理疲勞的方法匯總的全部內容,更多內容請進入學習資料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