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教育的十大原則,家長和老師在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教育的時候,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的,這樣才可以給孩子做好啟蒙教育工作。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少兒英語啟蒙的十大原則。
第一條:啟蒙要趁早,外語學習是童子功!
3~7歲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黃金期,這個階段是適合開始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時機。以下是一些原因:
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他們的母語。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語言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他們的大腦對于語言的吸收和理解能力較強。
孩子還沒有開始上幼兒園,因此有足夠的時間來學習。
許多國內(nèi)的小學在3年級(9歲)才開始開設英語課程,這就意味著錯過了孩子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因此,家長們應該學會自救!
如果已經(jīng)錯過了這個時期,那就立即開始吧!不要因為錯過了春天,就連夏天一起放棄。
第二條:先學“英語”,后學“英文”。
語言學習的正確順序是按照聽、說、讀、寫的邏輯進行的。簡單來說,先培養(yǎng)聽力能力,然后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等到上學后再進行閱讀和書寫的學習。在兒童啟蒙階段,必須遵循這個邏輯。
首先要注重聽力的培養(yǎng),讓孩子通過聽來獲得語言輸入,并逐漸理解和掌握語言的含義。接著,應重視口語表達的訓練,讓孩子能夠流利地說出所學的語言。等到他們到了學校的年齡,再開始進行閱讀和寫作的學習。
絕對不能讓聽、說、讀、寫同時進行,這樣是無視學習的邏輯順序。
第三條:家長不需要充當老師!
在兒童英語啟蒙的過程中,家長的工作絕對不!是!教!學!家長要給自己準確的定位:引導者和陪伴者。
家長不必糾結自己發(fā)音不好、口語不好這些問題,更不能強迫孩子跟讀、背誦,甚至是抄寫。
第四條:重視輸入,不可急功近利!
英語啟蒙,輸入大于一切!
聽、說、讀、寫四個板塊,聽和閱讀是輸入,說和寫作是輸出。聽不見的人,不可能會說話!不讀書的人,不可能懂寫作!動不動就要求孩子開口,卻無視聽力訓練,這是典型的功利主義。
第五條:輸入的量,一定要大!
習得沒有捷徑,就是大量的接觸!聽和讀的材料,可以是繪本、動畫、錄音、歌曲、點讀……方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量要足!
第六條:不要制造痛苦,要有趣!
學習英語不應該被視為階級斗爭,不必過于苛求或抱怨。在選擇學習材料和親子互動方式時,我們應該以孩子的興趣為前提。尤其不應采用強迫跟讀和機械操練的方法!一個良好的第二語言習得過程應該在學習者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輕松愉快地進行。
第七條:必須牢記的黃金準則:i+1理論
i,就是“我”,指的是學習者現(xiàn)有的水平。
+1,就是指在現(xiàn)有的水平上,加上一點點新的內(nèi)容。
所謂i+1,就是指:輸入材料必須是可理解的,最好是在學習者現(xiàn)有水平上,增加一點點新的知識。這是我們?yōu)閮和O計輸入材料的大前提。
第八條:要善于整合學習資源!
家長不要糾結自己的英語水平。家長的責任,是幫助孩子找到符合“i+1”理論的材料,并引導孩子使用。
這個材料可以是動畫、繪本或錄音,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利用這些資源,去營造一個迷你的家庭型雙語環(huán)境。
第九條:家長一定要懂理論!
家長甚至可以不懂英語,但一定要懂語言學習的基本原理。不然,連什么樣的材料適合孩子都無法分辨,很容易人云亦云、盲目跟風,甚至被一些不負責的老師和機構牽著鼻子走。
第十條:家長要與孩子共同成長!
啟蒙孩子的過程,也是自己成長和修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提升??纯聪旅孢@兩種思維:
自限型思維:因為我的英語不好,所以我沒有辦法教孩子英語。
成長型思維:因為我的英語不好,所以我正好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這兩種思維,您是哪一種?父母對待語言的觀念,是孩子的二語習得的天花板。
上面介紹的就是少兒英語啟蒙的十大原則,我們應該都了解了吧!家長和老師在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時候,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方式,這樣才可以達到好的啟蒙效果。
以上就是昆明i2艾途兒童成長中心為您提供i2分享英語啟蒙教育的十大原則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內(nèi)容請進入學習資料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