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精細動作其實就是孩子對于自己手部及各個手指的靈活運用的能力,其中更多的就是各種類型的手指動作。在這些動作的背后,其實考驗的依舊是孩子大腦對肢體神經(jīng)的控制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眼睛、大腦和手部都會參與到動作完成的協(xié)調(diào)之中。
抓握訓練:
觸摸抓握
在寶寶還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小手前,一般在0-3個月時,家長應當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觸摸抓握的游戲。
盡量讓他接觸各種不同質(zhì)地、形狀的東西,如硬的小塊積木、小電池、塑料小球、小瓶蓋和小搖鈴,軟的海綿條、絨毛動物、橡皮娃娃、吹氣玩具、衣領被角,干凈的樹葉、小草、芹菜根等,以豐富他的觸覺經(jīng)驗,鍛煉手的抓握本領。
家長每天都可以給孩子做手指按摩操。按摩的部位可以是手指的背部、腹部及兩側(cè),但重點是指端,因為指尖上布滿了感覺神經(jīng),是感覺最敏銳的部位,按摩指端更能刺激大腦皮層的發(fā)育。按摩時每個指頭每回按摩兩個8拍,每天1-2遍。
主動夠物
在寶寶發(fā)現(xiàn)了小手之后,家長就要及時培養(yǎng)孩子“在視覺引導下”的夠物活動。
先是夠桌面上距手約2-3厘米遠的各種便于抓握的玩具,如嘩鈴棒、塑料鑰匙等;同時學習擊打、夠取懸吊在眼前不易移動或半固定的玩具,如填充了海綿或布條的成人的手套;再學習夠取易移動而不易抓住的玩具,“健身架”上懸吊的塑料小球或會翻跟斗的小熊等等。
對于幾個月的寶寶來說,主動夠物是一項復雜的技能。當寶寶發(fā)現(xiàn)他眼前新奇的玩具后,首先是將握著的小手張開,接著,在視覺的引導下,小手接近物品,最后才準確地抓住并握在手中。
為幫助寶寶學會這個本領,在他3個月左右時,可以教他和你“握手”。當您邊說“握握手”并把手伸向他的手時,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寶寶竟然會張開小手和您相握、向你問好。
投擲類訓練:
扔紙團
把家里的廢棄紙張揉成團,讓孩子瞄準垃圾桶盡情扔吧。當然也可以讓孩子扔其他沒有危險的毛絨玩具,對他的手臂肌肉、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都有幫助。
打保齡球
準備幾個不要的水瓶并灌上水,讓孩子滾動小皮球把水瓶擊倒,家長可以和孩子比賽看誰更厲害。
套圈游戲
把家里變成套圈廣場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家長可以設置其他“50元代金券”、“看電視一小時”等獎勵內(nèi)容,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同時也鍛煉了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移動的籃筐
讓孩子踩在平衡墊上(沒有平衡墊也可以單腳站立),家長拿著一個體能環(huán)站在距離孩子一米左右的地方并緩慢上下移動體能環(huán),讓孩子投籃。
以上就是重慶康語兒童語言康復中心為您提供孩子可以常做的精細活動有哪些?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內(nèi)容請進入咨詢問答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