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樣做可以做好英語閱讀理解?孩子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英語閱讀理解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卻也是很多孩子容易丟分的一個部分。接下來,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孩子怎樣做可以學好閱讀理解。
1、找出中心思想復述
中心思想(Main idea)和支撐細節(jié)(supporting details)相輔相成。那么如何定義中心思想呢?這里分為三步:
閱讀前:看標題/看文字/想想這個故事會講什么呢?/這是虛構(gòu)的小說,還是非虛構(gòu)小說?
閱讀中:找重復的詞語、圖片、信息
閱讀后:什么是最重要的思想?/這個人物與文中的主要矛盾有何關(guān)系?
2、不同視角看問題
聰明的大腦需要有代入感。也就是學會從不同的視角看問題。
學會辨別文字描述的視角往往對小朋友是很有挑戰(zhàn)的,家長老師可以讀完一個故事以后,讓小朋友從不同的視角復述這個問題。
3、理解角色
在很多文體中,理解角色是理解通篇閱讀的一個有趣的部分。
問問小朋友每個角色都有哪些特點和不同,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閱讀的內(nèi)容。讓小朋友分析一下這個角色的“內(nèi)在”和“外在”。
另外,閱讀中的一個技巧是——角色的轉(zhuǎn)變。鼓勵小朋友去思考文中的角色在故事的開頭,中間和結(jié)尾是是如何變化的, 角色轉(zhuǎn)變分為幾個階段:
開始階段:小讀者認識到主人物角色的強項和弱項
中間階段:事情不斷發(fā)生,開始讓主人物思考生命的不同
結(jié)尾階段:主人物的成長
4、提出和回答問題
學會提問是閱讀理解的核心,它幫助孩子建立故事表層描述和深層含義之間的聯(lián)系。這里的問題也是各式各樣:
這個標題告訴我這個故事的什么(What)?
這個故事講了什么?關(guān)于誰(Who)?
什么是最重要的細節(jié)(details)?
這個故事什么時候(When)發(fā)生的?
這些插畫(illustrations)告訴我什么?
這個故事教會了我們什么,啟發(fā)了我們什么?
這個故事的主要事件(main events)是什么?
5、挖掘更深
問題也是有薄、有厚的。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薄(thin)厚(thick),這樣當他們提出更難的問題時,他們理解的層面會隨時上升。那什么是薄的問題,什么是厚的問題呢?
薄的問題的特征是:很容易回答的/可以直接從文中找到答案的/用yes(對)、no(錯)可以直接回答的/一般來說只有一個回答
通常關(guān)鍵詞有:誰(who?)、哪里(where?)、什么(What?)、多少?(How many)?對或者錯(yes or no)
厚的問題的特征是:很難回答/需要思考,或者聯(lián)系到所學過的知識/需要從文中找證據(jù)/開放式的回答——一個問題有很多答案
通常關(guān)鍵詞有:(為什么)Why、這作者是什么意思?(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怎么(How come)、我想知道(I wonder)
在深度挖掘后,讓孩子試圖建立聯(lián)系,Making connections是美國小學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當孩子們可以把文字內(nèi)容和自己聯(lián)系或是身邊事物聯(lián)系的時候,他們就已經(jīng)學會了理解自己所閱讀的東西。
每讀到一個片段時,都盡量的讓孩子與生活中的自己聯(lián)系起來。
6、理解敘事線圖
敘事線圖(Plot)是一個故事的骨架,也是一個故事的靈魂。往往涉及到下面幾個部分:
Exposition(概述):簡要介紹一下文章的概況
Rising Action(情節(jié)上升):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矛盾逐漸顯現(xiàn)
Climax(高潮): 矛盾和問題的爆發(fā)點
Falling Action(情節(jié)下降):慢慢地解決問題
Resolution(解決):事件或者問題得到了解決
學會推理,從文章中已給的信息學會推理,起到了舉一反三的作用。推理一定是基于已有的信息。推理的步驟如下:
我的推理是否基于已有的信息?
我使用了什么信息來進行推理?
這個推理恰當嗎?
我能找到證據(jù)來支撐我的推理嗎?
p.s. 一些精彩的推斷開頭,可以幫助孩子來思考,并且做出合理的推斷。
7、自問自答
每一次的閱讀都應該是有思考的。自問自答是走向理解的第一步。一個優(yōu)秀的讀者能夠通過自問自答不斷引發(fā)自己的思考——
故事的角色發(fā)生了什么?/角色是否發(fā)生了變化?/下面會發(fā)生什么?/故事的矛盾點是什么?/矛盾解決了嗎?是怎么解決的?/這些生詞可能是什么意思?
8、掌握單詞的含義
為了幫助小朋友理解他們所讀的內(nèi)容,我們需要教會他們在遇到不認識單詞時的各種策略:
01 利用上下文線索
首先小朋友要一直反復讀這個詞語,正是所謂中國老祖宗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在讀的時候,要注意觀察上下文,查找詞語的意思。讀英文詞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技巧:把詞語拆分,觀察前后綴,例如unhappy. “un”作為前綴是“無”、“沒有”的意思,所以unhappy就是不開心的意思。
也可以選擇替代詞,想一想這個詞是不是多義詞?把文字拆解,看看有沒有動的前綴、后綴。找同義詞、找反義詞
02 視覺化
當我們在閱讀的時候,除了用眼睛看,還應該用耳朵聽,更重要的是腦子應該形成一個畫面,甚至動用五感。例如讀到一段關(guān)于花園的文字,那此刻小朋友鼻子里應該想象花的芬芳,眼睛里是一片花園美好的樣子。
此刻小朋友可以使用這些詞語:
我的腦海里是這樣的畫面(I’m picturing… )
我可以想象到(I can imagine…)
我可以看到、聞到、聽到、嘗到、碰到(I can see, smell, hear, taste, touch…)
9、建立流暢性
閱讀理解時的流暢性(Fluency)是另一個重要部分,如果你發(fā)現(xiàn)小朋友在閱讀時像個機器人一樣勻速前進,那么多半是他們并不能理解在讀的內(nèi)容。
什么樣是一個流暢的小讀者?有以下幾個要求:
讀的時候富有感情
小讀者會把讀的內(nèi)容和親身經(jīng)歷聯(lián)系起來
聽上去行云流水,非常自然
小讀者理解自己在讀什么
最棒的境界是——聽眾甚至覺得他們不是在閱讀,而是在做演講一樣,充滿自信!
10、分解長段落
正如吃飯一樣,就算再大的食物,只要能有條理地切碎,細嚼慢咽也是非常可口的。
下面提供一些不錯的分解長段落這塊大餐的好辦法:閱讀并且圈起來標題/給每個段落標注數(shù)字/給每個主題、句子劃線/閱讀每個段落/至少給三個非常重要的詞語畫圈圈
邊讀邊思考——我們在讀什么
再進一步,在高年級的閱讀理解題中,如何找到正確答案,這里也提供了方法:
1. 在問題中劃下重點詞匯
2. 走回去,找到文中的答案
3. 劃掉一眼看上去就不對的選擇
4. 在段落中找證據(jù)
其實,只要孩子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閱讀理解也并不是很困難的。孩子可以嘗試一下上面的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讓自己做好閱讀理解部分。
以上就是昆明i2艾途兒童成長中心為您提供孩子怎樣做可以做好英語閱讀理解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內(nèi)容請進入咨詢問答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