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瞇著眼睛看東西
因為腦部無法快速過濾掉不重要的視覺訊息,因此看東西的時候常常瞇著眼睛來幫忙減少不必要的視覺輸入。
2. 無法順著一個方向,很平順的移動視線,看書容易跳字跳行。
3. 不喜歡閱讀
通常不愛閱讀,或是很快就失去耐性。
4. 視覺區(qū)辨不良
玩“找不同”這種游戲時,有明顯的障礙,總是找不出兩張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 寫字漏東漏西
寫字時常常會漏掉筆畫,寫一串數(shù)字時也會少掉幾個。
聽 覺 功 能 不 良
表現(xiàn)為大腦感知耳朵聽到的信息接收不良。
常見的聽覺不良表現(xiàn)1. 聲音來源分辨困難
沒辦法單純借由聽覺來辨識聲音的來源與方向,總是要轉頭到處看來看去,才能找出聲音是從哪里來的。
2. 難以專注
上課時只要教室里有其他聲音,就無法專注于老師的上課內(nèi)容。
3. 聽覺理解力差
沒辦法了解或記憶他所聽到的訊息。通常一次只能執(zhí)行一個或兩個連續(xù)的指令,多了就會記不得。
4. 表達想法困難
對于要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有困難。例如,想表達“我覺得今天學校的午餐中,玉米濃湯很美味”可能會說成“那個湯我愛吃”。
5. 抓不到談話的主題
有時無法感受他人談話的重點,例如,當別人正在討論畢業(yè)旅行事項,他會自顧自地說起他的寵物。
觸 覺 功 能 不 良觸覺是孩子從在媽媽的子宮里,一直到出生、成長過程中都需要運用的最基本的感覺。我們能感受到冷、熱、痛、癢等,都是來自觸覺。
在生活學習中,我們感受衣服的材質、感覺書本的材料、通過擁抱建立和同伴的信任,這些都是通過觸覺來實現(xiàn)的。
常見的觸覺過度敏感表現(xiàn)1. 不愛洗臉或洗頭
不喜歡臉或是頭被觸碰,例如洗臉或洗頭。
2. 不愛洗澡
不喜歡洗澡,或是堅持洗澡水一定要是熱的或是冷的。
3. 不愛穿襪
光是穿襪子這件事就可以搞得一個頭兩個大。他們總是盡可能把襪子脫掉。有些小朋友會無法忍受襪子的縫隙,有些小朋友則無法忍受襪子穿著的時候有點歪掉。
4. 不愛刷牙
拒絕刷牙,非常討厭看牙醫(yī)。
5. 不愿赤腳走草地、沙地:不肯赤腳走在草地上,沙土上或是涉水。
觸覺反應遲鈍表現(xiàn)1. 反應遲鈍
除非是很強烈的刺激,否則好像對觸碰沒什么反應。
2. 對于疼痛沒有反應
對于刮傷,挫傷,被切割到或是被射擊到所引起的疼痛,似乎沒什么反應。
3. 感覺不到別人痛苦
在游戲的時候,常撞到其他小朋友或是寵物,但看起來一點歉意都沒有,因為他根本感覺不到別人(或小動物)的痛苦。
4. 丟三落四
因為觸覺系統(tǒng)感應不良,東西忘了拿他也不會有什么感覺,所以老是丟三落四。
前 庭 平 衡 失 調
前庭覺主要是接收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信息,并做過濾及辨別,再傳入大腦,使大腦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
特別是長大以后視聽性質的學習,前庭覺影響最大。
常見的前庭發(fā)育不良1. 寫反字
很容易會把某些字寫反,如b與d、6與9、p與q等。
2. 對于強烈、加速以及旋轉的動作有很大的需求
愛坐云霄飛車,喜歡在轉彎處追逐競速,做再多次也不會覺得頭暈。
3. 常常喜歡從很高的地方往下跳。
4. 需要不停的動來動去,才能夠維持身體的動作
搖來搖去,不停抖動身體,根本沒辦法好好的坐下來。
5. 平衡感很差,常常跌倒。
2-10歲孩子常見的感統(tǒng)失調表現(xiàn)基本都在這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