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時間和感統(tǒng)有什么關系呢?
專家建議,寶寶一生應該爬行800小時,至少也要保證500小時的爬行。
細算一下,寶寶爬行的時間一般從6、7個月開始,到9、10月開始學習站立。如果每天爬行三四個小時,那么差不多可以達到400-500小時的爬行時間。
為什么要爬行至少500 個小時呢?
因為足夠的爬行時間對寶寶的大腦發(fā)育、肌張力和骨骼支撐力度、前庭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可能很多家長會問,爬行真的有這么大的作用嗎?別急,小編這就為你分析一下。
爬行對感統(tǒng)能力的好處
01. 爬行促進大腦發(fā)育
爬行是對身體和四肢的直接刺激,順暢的爬行需要大、小腦之間的密切配合。
爬行動作從最初的爬行反射,經過抬頭、翻身、打滾、匍匐前行等中間環(huán)節(jié),最終發(fā)展成真正的爬行,需要經歷長時間的練習和實踐。
新生兒在俯臥時,會出現(xiàn)以腹部為支撐點的匍匐動作,這就是爬行反射。
這種發(fā)射在出生后短時間內保留著,一般2個月左右或消失,等到孩子7、8個月,準備開始學習爬行的時候重新出現(xiàn)。
每一次練習和實踐都是對大腦積極性的調動與激發(fā)。因此,學習爬行其實就是對腦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一次強化訓練。
如果寶寶小時候爬行時間不足,大腦沒有得到足夠的鍛煉,便容易模糊而混亂地指揮身體,影響孩子學習走路,導致身體用力分配不協(xié)調、注意力不集中等。
現(xiàn)代很多父母為了講衛(wèi)生,不讓寶寶在地上爬行;或為了讓孩子早走路,讓孩子使用學步車等,都會導致孩子爬行不足。
02. 爬行能刺激腦干部位的前庭覺
孩子爬行的時候,上半身身體位置比較低,所以想要獲得更寬的視野,寶寶就必須把頭仰起。
而仰頭這個動作剛好能刺激到腦干部位——前庭。前庭感官也會因此能順利地發(fā)展。
比如,眼球會隨著目標上下左右轉動,從而鍛煉到眼肌,這樣孩子便能在三四歲的時候發(fā)展出成熟的聚焦能力和追視能力,將來才不容易出現(xiàn)寫反字和跳行漏字等視覺空間感不足的現(xiàn)象。
03. 喚醒觸覺
寶寶爬行的時候,手掌、膝蓋、腹部等身體部位都是直接與地面接觸的,在爬行過程中,通過不斷接觸、摩擦、離開,可以喚醒寶寶的觸覺。
有的孩子不怕打針除了勇敢之外,還有可能是觸覺遲鈍。有的孩子怕生,一有陌生人接近或家長不在身邊就哇哇大哭,甚至打人,其中也有觸覺過分敏感的原因。
04. 爬行可以鍛煉肌肉張力和骨骼支撐力
雖然許多家長給孩子提供了充足的營養(yǎng),但是,因為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力量并不大,還很容易喊累。
幼兒園里經??梢娨蛩钦鄣暮⒆?,這并不僅僅是因為寶寶年齡小、骨頭脆,小時候爬行時間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幼年時期的爬行,能夠增強寶寶的肌肉張力,鍛煉骨骼支撐力,同時鍛煉寶寶的身體平衡協(xié)調能力,還可以間接促進身體對食物營養(yǎng)的吸收能力(尤其是鈣的吸收),從而讓孩子的肌肉和骨骼充滿力量。
05. 有助于促進孩子語言的學習
曾有美國的科學家在對大量的嬰兒經過考察和研究之后證明,爬行不僅可以加強孩子大腦中各個神經元的聯(lián)系,有效刺激孩子的大腦語言中樞,而且對孩子以后語言的學習十分有利。所以,大部分孩子練習爬行越多,學說話的速度也會提高,學習新知識也會比較快,看和讀的能力也會有所增強。據不完全統(tǒng)計表明,孩子在兒童期出現(xiàn)閱讀困難的情況,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在嬰兒期進行爬行的訓練比較少。
以上就是重慶金色雨林少兒感統(tǒng)訓練中心為您提供爬行對感統(tǒng)訓練有哪些好處?的全部內容,更多內容請進入學習資料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