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能力是人類智能結構中最重要的基礎能力之一,是未來許多能力得以發(fā)展、成熟的先決條件。孩子在治療的同時,家長應該配合醫(yī)師的治療,多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
語言障礙程度
①無語言:通常會被認為聽力有問題或是失語癥 。
②立即仿說:有變化的仿說被視為語言障礙孩子表達溝通的意圖,而沒有彈性的仿說多半不具有溝通意圖。
③延宕仿說:在一段時間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復某些字、成語、句子、整首詩或是歌曲,同樣也會有溝通性或是非溝通性之分,而這種行為通常和情境、壓力有所聯系。
④說話不帶感情:他只是在告訴你某件事,而不是和你談話,也沒有一般人說話時一問一答、一來一往的特性。
⑤無法掌握音調、音量:說話時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機械化,無法通過語音的音調、節(jié)奏、抑揚頓挫來表現情緒或是感受,并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⑥字義無法變化:如“學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讀音。
⑦代名詞反轉:“你”、“我”、“他”等代名詞有混淆的現象。
⑧不清楚肯定與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較少使用甚至不會使用“是”或者“好”。
⑨文法結構不成熟:會使用自己的一套語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觸的人才了解其語言所隱藏的涵義。
⑩很少發(fā)問:除了強迫性的行為表現外,他們很少會提出問題來發(fā)問。
?固著性:不管情境的變化,重復的念著某句話。
?不會使用因果性的語言:如因為、所以、因此、如果等詞匯。
家庭康復的必要條件
(一)環(huán)境一定要是安靜的,適合孩子和家長互動;不能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進行活動。
(二)一定要避開孩子犯困的時候,選擇孩子精神狀態(tài)較佳的時候進行互動。使用新穎的教具,吸引孩子的學習興趣。
(三)適合的訓練目標,目標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
(四)情緒影響行為。如果家長的情緒不穩(wěn)定,沒有耐心,孩子會馬上感覺到,焦慮的情緒容易傳染,孩子也會很緊張。這時就不適合進行訓練,調整好家長自己和孩子的情緒。
(五)在家庭訓練中,家長是主導,孩子是主體。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喜好,給孩子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和情境,從“滿足孩子的需求”出發(fā),把訓練方法融合到孩子生活場景和對話情境中去。
家庭康復的方法
1.視覺的追蹤,對視訓練
拿兒童喜歡的物品或食物,放在兒童的眼前,移向不同的方向,可呈垂直方向,平行方向,環(huán)轉,吸引兒童的目光對視,運用多種方式,吸引兒童,達到兒童索要的欲望。
2.對事物持續(xù)記憶的訓練
先讓兒童注視一件感興趣的物品后,可用布遮住,讓孩子去找,讓他認識理解到布下面的東西仍在。
3.認知理解能力的訓練
先讓兒童理解日常生活用品,以及五官,日常動作名稱,再利用卡片讓其與實物配對,卡片配對的學習,增加詞匯量,也可完成一些簡單的指令及動作模仿,如把杯子給我,帽子戴頭上,拍手,跺腳,睡覺,梳頭等。
4.對于立即仿說或延宕仿說的語言障礙兒童
利用強化物刺激兒童,激發(fā)語言模仿的興趣。
例如:有一位孩子只會訪說簡單的音,如:媽、門、白、吃等,他喜歡吃餅干,我們就用餅干做強化物,讓他練習說吃、餅干等字詞。經過三個多月的訓練,8歲多的他就說出了簡單的句子。
5.發(fā)音表達的訓練
有的兒童存在構音器官的運動功能障礙,則可進行訓練,包括咂唇,伸舌,上下卷舌,彈舌,吹氣,張閉嘴訓練等。訓練前期主要以誘導發(fā)音,增強主動交流能力為重點,訓練中后期主要以語言表達的清晰度和自主說話兩個為主。
以上就是重慶康語兒童語言康復中心為您提供教您居家給孩子做語言康復訓練的技巧的全部內容,更多內容請進入學習方法 查看